肺腺癌的全外顯子定序和MicroRNA分析確定第I期及其分期腫瘤風險預測特徵

研究焦點
  1. 研究結果:

在EGFR、KRAS、TP53、CTNNB1和其他六個基因中,有十六個非同義突變,以基因變異頻率(VAF)的方式呈現出劑量依賴性,與惡性複發生存(RFS)呈現負相關。我們建立maxVAF指標用於量化除EGFR以外的基因中的總體突變負荷。高maxVAF分數能夠區分出一小部分高風險的第I期肺腺癌患者(中位RFS:4.5 vs. 69.5個月;風險比 = 10.5,95%信賴區間 = 4.22–26.12,P < 0.001)。在亞分期水平上,發現高maxVAF或高miR-31的患者風險較高;IA期(中位RFS:32.1 vs. 122.8個月,P = 0.005)和IB期(中位RFS:7.1 vs. 26.2,P = 0.049)。microRNAs、miR-182、miR-183和miR-196a,與EGFR突變和IB期患者惡性複發生存呈現相關。

  1. 研究貢獻與臨床應用:

這項研究首先建構了台灣一期LUAD的基因體變異全景,特別聚焦於EGFR突變。雖然EGFR突變最常見,但在本研究中對復發無影響。通過關注比預期更頻繁發生的非EGFR基因的非同義NSPM,引入了一個稱為maxVAF的新指標,對區分一期LUAD中的高風險患者具有信息價值。

然而,這項研究面臨體突變識別的挑戰,包括來自腫瘤樣本的錯誤和正常樣本深度不足。通過使用多個控制樣本的實證濾波器,研究成功減少潛在的偽陽性。最終,整合15個非EGFR非同義NSPM形成maxVAF分數,該分數與RFS在我們的群體和白人群體中均呈現顯著相關。這項研究的創新之處在於提供了對台灣一期LUAD患者高風險的深入理解,為個體化治療和後續追蹤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