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選擇 ‧ 聰明就醫(Choosing Wisely)

 

• 本院推行明智選擇 「Choose Wisely」 的宣傳主題

 

實證醫學
明智選擇
您的健康,您做主
以實證為基礎的明智選擇
提高病患的醫療選擇意識
共同決策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醫療」對病人安全的影響並減少醫療浪費,在2012年美國內科醫學會基金會開始倡議「聰明就醫」觀念,鼓勵醫病共同討論「沒有必要」執行的醫療服務,期望促進醫療提供者與民眾之間的對話,避免過度醫療,之後國際間相繼響應成為一項全球性的運動。

 

一、聰明就醫有五問

若在就醫時醫師建議您進一步進行檢驗、檢查或治療時,您可以提問以下五個問題:

1. 這些檢驗、檢查或治療對我的幫助在哪裡?
2. 這些檢驗、檢查或治療有什麼可能的風險?
3. 有其他的檢驗、檢查或治療選項是更安全或是簡單的嗎?
4. 若我不進行這些檢驗、檢查或治療,可能會發生什麼問題?
5. 這些檢驗、檢查或治療需要花多少錢?

詢問這些問題除了促進醫師與病人的討論,也可以多加了解自己醫療的處置,並了解其中的利弊以及效益

 

二、聰明就醫六要素

圖:聰明就醫6要素,珍惜健保 We can do

國內前5項不建議執行的醫療項目(國家衛生研究院,2018)

1. 疑似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建議使用抗生素治療。
2. 不建議健康的年輕人,在手術前進行常規性胸腔X光檢查。
3. 未經危險因子評估的停經後婦女,不建議常規進行骨密度檢測,來評估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
4. 不要以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藥物治療有失眠、焦慮或膽妄的老年病人。
5. 若直系家庭成員沒有前列腺病史,不需要常規執行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篩檢。 

▶ 113年04月30日舉辦「醫院如何導入並推動Choosing Wisely」,邀請馬偕紀念醫院醫療品質部「李君儀」部長蒞臨指導。

▶ 113年04月09日行政部成立「明智選擇(Choosing Wisely)」推動小組,並於113年05月16日召開第一次會議。

 

三、聰明就醫宣導主題

1. 感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都需要使用抗生素嗎? 6. 緩和醫療非放棄
2.頭痛一定要做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嗎? 7. 分級醫療,有效率就醫
3. 食物過敏一定要檢測過敏原嗎? 8. 藥物服用五原則: 要知風險、要看標示、要告病況、要遵醫囑、要問藥師或醫師。
4. 65歲以上民眾,打過自費肺炎鏈球菌疫苗,要再打公費的嗎? 9. 小孩有過敏疾病,需檢測過敏原嗎?
5. 高齡者預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