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山附醫打造智能復健中心 賴清德:邁入新里程碑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全新打造「智能復健中心」,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參加揭牌典禮,並恭祝智能復健中心營運順利,造福更多民眾。記者余采瀅/攝影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全新打造「智能復健中心」,由資深復健醫療團隊領軍,引進由奧地利研發的復健機器人,針對病人的步行能力、手臂及手Read More…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全新打造「智能復健中心」,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參加揭牌典禮,並恭祝智能復健中心營運順利,造福更多民眾。記者余采瀅/攝影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全新打造「智能復健中心」,由資深復健醫療團隊領軍,引進由奧地利研發的復健機器人,針對病人的步行能力、手臂及手Read More…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劉庭銘(圖)13日在記者會中說明,一名年逾50歲工程師在半年前驚覺走路時容易腿酸,躺下時能感覺肚臍旁一跳一跳的凸起,甚至用力觸摸時能感受到硬塊,檢查過後發現是「腹主動脈瘤」。(中山附醫提供)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傳真 112年6月13日 (中Read More…
劉小弟與媽媽感謝巫康熙醫師治療。(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11歲的劉小弟2年前發燒、臉色蒼白、手腳有許多不明瘀青,父母警覺帶去就醫檢查發現白血球高達10萬,是正常值10到20倍,血小板也異常低下,進一步確診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直接住院,也檢出他的血癌有預後非Read More…
接種HPV疫苗可預防子宮頸癌,台灣目前針對國中一年級女性進行公費補助施打。(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天發表研究證實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可預防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減少18%的感染率及74%死亡率,預防感染、中重症及死亡Read More…
台灣關懷地中海型貧血協會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於5/15(一)至5/26(五)開設為期兩週的衛教展覽,期待透過大眾的理解與支持,讓病友們更有勇氣面對治療歷程! 國內不僅缺蛋也缺血!近年來年輕人捐血意願低,血液基金會預估2030年血液恐不夠用,不僅會影響到緊急手術中需要大量輸血的患Read More…
圖:中山附醫組眼科專科醫療團至邦交國吐瓦魯執行醫療任務,不僅改善當地居民的健康狀況,更締造亮眼的外交成果。(記者鍾麗如攝) 因疫情暌違三年,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年重啟海外醫療任務,並組成眼科專科醫療團隊前往邦交國吐瓦魯執行醫療任務。院長蔡明哲今天表示,吐瓦魯總人Read More…
男童左胸肋骨下方出現腫塊。(中山附醫提供)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1名9歲男童到院前約1個月時發現左胸壁有一處腫大隆起,但不會疼痛,同一時間開始出現運動後右大腿疼痛的現象,逐漸轉移到右小腿,甚至痛到無法走路,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檢查,初步用抗生素,但進展緩慢,進行Read More…
患者頭皮大面積潰瘍以各式敷料及用藥治療,1個半月後痊癒。(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61歲蕭小姐去年接受肺癌標靶治療,出現副作用甲溝炎、頭皮毛囊炎,後來出現罕見到頭皮大面積傷口潰瘍出血及掉髮,真皮組織裸露、血肉模糊,痛苦不堪,轉診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Read More…
乳癌中最難治療的亞型之一為三陰性乳癌,此種癌症是指雌激素接受體,黃體素接受體和Her2接受體均為陰性的乳癌,目前治療三陰性乳癌是以化學治療為主,此類病患的預後較差,如何讓病人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一直臨床醫師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 「先導性的化學治療」為化學藥物治療使用於手術Read More…
一名周小姐,去年初三在彰化走春,不幸遭到機車撞到昏迷,甚至當下左小腿粉碎性骨折,軟組織、神經嚴重受損,雖然醫師掌握黃金治療期,保住她免於截肢,但還是留下很大的傷口,遲遲無法癒合,也無法走路,就怕再不好還是得截肢,後來周小姐接受幹細胞治療,半年後傷口成功癒合,恢復行走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