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肛門失禁大便滲不停…「5大處理方式」擺脫尿布、異味

2017-09-12 18:17聯合報 記者黃寅╱即時報導 排便失禁造成的味道除了讓自己難堪,同時也會被週遭的人疏離,對於病患尊嚴以及人際關係造成重大的影響。對長期臥床的病患而言,不但造成照顧者的疲累,也會增加病患肛門感染、膿瘍或其他嚴重併發症的機會,但現在已有醫師建議使用「順向式灌腸Read More…

【報導】預防性投藥 PrEP 有效避免90%愛滋感染風險

【記者鄒志中報導】  台灣截至2017年3月已累積通報34,076例本國籍個案,其中已發展為愛滋病共有15,746例;目前存活人數共計28,401例。世界衛生組織(WHO)相關實證資料指出,針對感染愛滋高風險行為者推動暴露前預防性投藥策略,能有效避免44%至90%的愛滋感染風險。 為使感染愛滋高風險行為者降低Read More…

【報導】達文西醫學營 MIT醫療機器人亮相

2017年08月26日 15:57 中國時報記者/馮惠宜 中山附醫舉辦達文西醫學營,特別引進上銀科技研發並甫獲衛福部核可使用於臨床的「內視鏡扶持機器手臂」。(馮惠宜攝) 號稱是醫大生CP值最高的達文西醫學營26日登場,今年首度引進上銀科技研發內視鏡扶持機器手臂,讓學員們摸擬進行內視鏡Read More…

【報導】台中市失智共照中心成立 提供協助平台

台中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今成立,民眾若發現家中有失智者,任何問題都可以向這個平台諮詢,中心會進行評估,並由個案管理師追蹤、協助,讓失智者得到最佳的照顧,延緩失智症惡化,也讓照護者得到喘息。 共照中心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經衛生福利部依「十年長期照顧計畫2.0」徵選後成立,Read More…

【報導】受結節硬化症之苦「小瓢蟲」走出音樂路

2017年08月16日11:15 今年32歲黃俊宬從小就飽受結節硬化症各種副作用困擾,求學期間因為臉上長出腫塊被同學笑「怪物」讓他很難過,長大後因為腎臟腫瘤經常不小心就會出血送醫,也讓工作受挫,幸好27歲那年因為熱愛日劇,喜歡日劇小提琴配樂,決定學習小提琴,才發現自己原來有絕佳音感Read More…

【報導】中醫內外並治 擺脫難纏的濕疹與異位性皮炎

【記者楊昌林/台中報導】夏日氣候高溫炎熱,對患有濕疹、異位性皮炎的人來說是相當難熬的時節,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單是發作頻率增加,皮膚病灶呈現的紅疹、浮腫、搔癢等症狀將更甚於其他季節。 濕疹、異位性皮炎屬於頑固難治的皮膚疾病,病程往往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部分患者從而嬰Read More…

【報導】醫師打籃球昏迷 醫護球友接力救回一命

 心肺復甦術(CPR)與去顫電擊,回復猝死患者的心跳及自主呼吸。示意圖。(圖片提供:中山附醫) 冠狀動脈心臟病,不論急性或慢性,皆容易產生致命性的心室頻脈!一名40多歲男醫師於7月下旬打籃球時,突然喪失意識昏迷。幸而一起運動的學弟是急診醫師,即刻進行心肺復甦術(CPR)並通知Read More…

【報導】氣質插花老師結節如乒乓球 被誤認是喉結

台中向老師是一名氣質美女插花老師,20年來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老師,您也長喉結嗎?」「老師,您頸部有腫塊要當心!」她必須反覆跟親友說明「這不是腫瘤也不是喉結,這是結節!」直到近2年節結大如一顆兵乓球,壓迫到食道與聲帶,吃東西卡卡的,聲音也變沙啞,她才鼓起勇氣就醫接受治療Read More…

【報導】無家族病史 男子肝腫瘤大如小玉西瓜

一名毛先生就醫確診罹患肝腫瘤,腫瘤有17公分大,就 像一顆小玉西瓜般,隨後決定到中山附醫治療,經一般 外科主任彭正明(圖)檢查決定開刀。彭正明指出,右 肝葉的靜脈血管不需切除,手術時間5小時,切除部分 的右肝葉,保留左肝葉,毛先生術後恢復良好。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06年7月29日Read More…

【報導】聽廖輝英談”油蔴菜籽” 看見生命轉彎的驚喜

〔新網記者沈明璁台中特稿〕 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舉辦的「當全世界都在閱讀─公車文學家」首場講座,今日下午邀請作家廖輝英於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開講「生命轉彎的驚喜」。 「當全世界都在閱讀─公車文學家」首場講座邀請作家廖輝英開講。(沈明璁攝影)  廖輝英的作品多次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