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肝膽腸胃科 張明輝 主治醫師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目前大腸癌為國人發生數最多的癌症,平均每年有1萬多人罹患大腸癌,並且每年超過5千人因大腸癌而死亡。現在國民健康署推行,針對50歲至74歲的民眾進行大腸癌篩檢的計畫即糞便潛血反應檢查。若篩檢為陽性患者,進一步再接受大腸鏡檢,有助於提早發現早期癌,或癌前病灶,進而可以單用大腸內視鏡治療即可。
傳統內視鏡針對大腸瘜肉及癌前病灶的處理方式有以下三種:
- 一般瘜肉切除術(polypectomy )。
- 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瘜肉切除(polypectomy )與內視鏡黏膜切除(EMR)方法類似:是利用注射針將生理食鹽水打入腸道的黏膜下層,將病灶處隆起,之後再將病灶處套上電圈(SNARE)並通電,予以切除。但腫瘤可切除的大小受限於電圈的大小(約2公分)。若EMR無法切除的病灶(如:大於2公分的癌前病灶、或早期癌、黏膜下腫瘤),以往必需接受外科手術,而目前可以在謹慎的評估挑選下(無淋巴結侵犯、腫瘤特性及困難度)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將腫瘤切除術。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的優點是可以一次切除比較大的病灶,但缺點是併發症也比較多,如:出血、穿孔,及所需時間比較久。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過程為:
1.以電刀標記腫瘤範圍。
2.利用注射針,於黏膜下層注射液體,達到病灶處隆起後,利用電刀(本院使用Olympus IT-2 Knife, Dual Knife)進
行腫瘤外圍環切。
3.之後再利用電刀進行黏膜下層剝離。
4.完整切除病灶後,利用止血鉗進行止血及傷口內視鏡縫合(endoclipping)。
結論
在大腸癌的發生率持續升高的現代社會,雖然大部分大腸癌治療仍需接受外科手術治療,但在慎選患者下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可提供早期消化道癌之完整切除。與傳統手術比較,不僅恢復快、且沒有剖腹型手術後的大傷口照護問題。而且可以保留器官完整性,減少手術後沾黏的情形,不影響原先的生理功能,對病患而言,也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