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外科】小兒腹股溝腫塊的評估 真的只有疝氣嗎?

文/小兒外科 謝明諭主任

小故事

一日,外院轉診一位剛出生的小朋友到小兒科病房,照顧的醫師及護理人員發現小朋友兩側腹股溝有腫塊,疑似疝氣,於是會診小兒外科前往評估。小兒外科醫師也發現了小朋友兩側腹股溝的腫塊,直覺也是疝氣。但近一步檢查:這兩個腫塊無法推回腹腔(難道是疝氣卡住了嗎?),同時發現小朋友兩側陰囊摸不到睪丸,結果揭曉:這位小朋友罹患的是先天性隱睪症。 

腹股溝腫塊,不是疝氣嗎?

小兒疝氣發生率約5%左右,男生比女生高五倍左右的機會,在發生率這麼高的情況之下,發現小男孩有腹股溝腫塊的時候,第一時間會想到的就是腹股溝疝氣。相對於疝氣的發生率,隱睪症的發生率就大概只有2%左右,也比較不會先跟腹股溝腫塊聯想在一起,但其實只要仔細檢查陰囊狀況,看看睪丸有沒有在裡面就可以分辨出來。

隱睪症與腹股溝疝氣的關係

在胚胎發育的時候,小朋友的睪丸是在體內成長,大約在懷孕第32週到34週期間,一個重要的結構「睪丸繫帶」(一端連接在睪丸,另一端連接在陰囊)會收縮,將睪丸引導到陰囊。要從腹腔內跑到腹腔外,還要經過另一個重要的構造「內環」,而在睪丸通過的過程中,部分的腹膜也會通過內環,被拉到陰囊,稱為「鞘突」,這個構造在睪丸就定位之後,大約懷孕第34週就會關閉妥當。如果沒有關閉好,腹腔內的器官,如:腹水、小腸、網膜等構造就會從這個開口跑到腹股溝,也就是腹股溝疝氣。

若睪丸一些因素,如:血管不夠長、睪丸繫帶牽引錯誤等,也會停留在陰囊以外的地方,從腹腔、腹股溝都有可能。所以,如果睪丸停留在腹股溝的時候,也會造成腹股溝腫塊。如果一看到腹股溝腫塊,先入為主的認為是腹股溝疝氣就未仔細檢查陰囊,就有忽略隱睪症的可能性。

推不回去的腹股溝腫塊,到底是什麼?

一般來說,掉落到疝氣囊的腹腔器官是可以用手「推」回到腹腔,但如果這些腹腔內的器官卡在疝氣囊,就會造成所謂的「箝頓型疝氣」,症狀就是腹股溝腫塊推不回去。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孩子大多會覺得非常疼痛(嬰兒大概就只會大哭),卡住的器官可能發生缺氧狀況,若未在六小時左右復位,可能發生器官壞死的現象。

但如果是隱睪症的時候,沒降到陰囊的睪丸也有可能出現在腹股溝的位置,以腹股溝腫塊的症狀表現。而這個腫塊想當然爾也無法推回腹腔(要是真的推回去就慘了)。這種情況只需要仔細檢查陰囊,看看睪丸是否在位置上就可以判別。

除了上述兩種,其他可能的原因還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腹股溝膿瘍、腹股溝血管瘤、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等。某些罕見的血管畸形,也可能出現在這位置,但通常會伴隨皮膚溫度較高、皮膚顏色異常的現象。

檢查及判斷流程

從圖二可以大致推論,如果出現腹股溝腫塊,首先我們會判斷有沒有皮膚紅、腫、熱、痛,如果有的話會比較像是腹股溝膿瘍。如果沒有我們會先檢查睪丸有沒有在陰囊,如果沒有在陰囊,就很有可能是腹股溝的隱睪症。如果陰囊內有睪丸,我們會試試看能不能將腹股溝硬塊推回去,如果推的回去那就是一般的腹股溝疝氣,萬一推不回去就要做個超音波檢查。

如果超音波檢查發現是實心結構,接下來就得安排手術切片(切除病灶,同時檢查),才能確定是良性或惡性,雖然惡性機率非常低,但只有切片才能做確定的診斷。

結論

絕大部分的兒童腹股溝腫塊是腹股溝疝氣,但也要同時判斷是否為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最容易搞錯的就是隱睪症。如果身體檢查無法得到確定的答案,超音波檢查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治療的方向。對於實心腫塊的確定診斷,雖然惡性機會很低,但只有切除病灶、病理化驗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確定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