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部】關心自己的骨質密度 骨鬆治療新境界

文/骨科部 林聖傑 主治醫師

骨質疏鬆症,不是一般民眾很陌生的疾病。就定義上來說,是以骨骼密度降低、細微結構破壞作為特徵的疾病,主要會造成骨骼脆化,同時增加骨折風險。骨質疏鬆症的進行,通常悄然無聲,直到骨折產生,才會讓人有所警惕。因骨質疏鬆,所造成的骨折,常見於髖部、脊椎及手腕部位。


在照護上,醫療與生活仍有存在若干落差,本院推動骨折聯合照護服務,主要防堵傳統骨鬆治療上的大缺口。骨鬆學會時任骨鬆醫學會理事長吳至行醫師指出,過去的骨鬆防治存在3大缺口:(1)民眾對骨鬆的預防與早期評估不足,八成病患是在骨折發生後,才意識到自身骨密度出問題。(2)病患骨鬆治療持續性不佳,傳統口服骨鬆用藥患者,有半數在3個月後中斷治療。遵從醫囑性差的狀況下,導致再骨折風險提高近7成。(3)缺乏完整的「保密防跌」支持制度,病患出院後未能獲得長期的追蹤與照護資源。

本院,講治療需求簡單的歸類三個:

「骨折追蹤」、「低估早療」、「高危防護」。

骨折追蹤:即時治療、治療延續性 (符合健保給付病人)
低估早療:早期徵兆、提早評估自費治療 (非健保給付病人)
高危防護:疾病類、藥物

一、「骨折追蹤」:

就常見的脆弱性骨折,脊椎、髖部、手腕等三個部分。其中脊椎骨折發生後,約有一半的病人,在三年之內會發生其他節的脊椎骨折,這個比率約一般人的五倍之多,另兩個種類的骨折雖然沒有明確的統計,但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併發症。也因此,一旦骨折發生之後,骨質疏鬆的檢查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建議符合健保給藥條件的病人,盡可能配合治療。因為目前最大的難題多為治療的延續性,由於骨質疏鬆治療,並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成效也無法即時量化,容易令病人及家屬感到厭煩、或是無意間中斷治療。當沒有持續追蹤治療,反而讓病人再度暴露在骨折風險中。

二、「低估早療」:

部分初期或是較不明顯的壓迫性骨折,通常會以腰部痠痛作為第一個表現,或者是長輩會發現身高隨著年紀逐漸變矮,這些是可能造成壓迫性骨折的小警訊。腕骨骨折,雖排除在健保給付藥物的行列,卻是骨鬆性骨折的一員。

這類健保無給付或容易被低估的病人,本院推動「愛家保骨計畫」結合骨科、家醫科、內分泌科、婦產科、復健科、風濕免疫科、神經外科、泌尿科,在不同科的門診過程中為您留心,幫助找出已經有徵兆的病人。骨質疏鬆的治療,是希望透過增加骨質,減少骨折,進而避免併發症,若您有上述小警訊很可能就是被低估的族群,更應該要提高警覺、自我防範。

三、「高危防護」:

除了女性停經後、高齡兩項最為人知的骨質疏鬆危險因子之外,仍有不少危險因子,會造成骨質疏鬆的提早到來。這些危險因子,往往不一定能與骨質疏鬆聯想在一起,卻也因此當骨鬆、骨折到來時更讓人措手不及。

就疾病而言,諸如風濕性關節炎、克隆氏大腸炎等發炎性疾病;荷爾蒙類的疾病:性腺、甲狀腺功能亢進。藥物部分,也有特定藥物會造成疾病:如類固醇類藥物、氫離子幫浦抑制劑,這些藥物在臨床上使用較廣、時間長,因此更需要注意。除了上述之外,中風病人在文獻之中,也是骨鬆及骨折好發的族群。

當自己有這些隱性因子時,應該更加當心,定時定期審視自己有沒有相關疾病特徵,或是以骨密度檢查來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