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內科】氣切的迷思

       文/RCC 賴美玉 護理長

氣切是什麼呢?氣切就是在脖子第二或第三氣管環上切開一口與氣管相通,切開口為氣管造口術,往往以氣切簡稱。手術是在全身麻醉下從病人的頸部氣管環狀軟骨中間切開一個小洞,之後放入氣切管,透過氣切管自行呼吸或連接呼吸器而呼吸與抽痰,使用呼吸器的目的是改善病人呼吸困難、呼吸微弱、沒有呼吸、氧氣不足、呼吸衰竭等問題。

況下醫護人員會立即執行經喉置入氣管內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讓病人維持呼吸道通暢。免於造成血氧下降而危及生命,氣管內管除了可以連接呼吸器提供機械輔助換氣外,還可以加強呼吸道痰液清除功能,但是長期管路由口腔置入,照顧上經常要擔心脫落或自拔的風險,也會引起併發症及感染徵兆,以至於延長住院天數及呼吸器脫離不易。因此在短期間內無法順利脫離呼吸器,對於咳痰能力差的病人而言,氣切是建立人工氣道的方法之一,氣切和插管都不是治療疾病,而是利用人工氣道維持呼吸道暢通的方式。然而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因為存在傳統的觀感,認為做完氣切等於是家庭悲劇的開始,氣切術後病人會無法進食與說話,先入為主錯誤觀念很難溝通,對於氣切認知存在負面想法,以至於對於氣切手術有很大的迷思。

本單位主要收治呼吸器脫離困難及需要繼續呼吸訓練之病人,經常面對病人在呼吸脫離過程需要建議進行氣切,但是因為國人對於氣切的種種負面認知,且影響死後身體完整性的想法,造成在解釋過程中家屬經常質疑醫療處置,且對於醫療告知存在否定態度,所以經常影響護病關係。臨床上經歷很多案例,在與家屬討論過程中,家屬總是持反對意見,有的病人甚至在健康時立下意願,表示病情危急時不要進行氣切,部分家屬也在被提及要進行氣切時情緒反彈很大,甚至做決定時出現家屬決策不一等。反觀也有部分病人在醫師詳盡解釋後,進行氣切術後反應不用咬管子讓自己臉部舒服,痰液可以咳出到氣切口,順利脫離呼吸器,整體生活品質也提升,照顧者部分也提及照顧上有大幅改善,且照護上壓力比較減緩。

事實上氣切是可以改善生活品質,減少經喉插管造成的痛苦及不適,有些病人在做完氣切後若還存在呼吸器使用,仍可自口進食,且病人若脫離呼吸器經由發聲器可以與外界溝通,與家屬進行對話,除非病人意識不清或發音構造有問題才無法說話。若病人後續恢復情況良好,也可移除氣切管路,在數小時內傷口自行癒合,此外氣切還有下列好處:換管容易較安全且不易滑脫、呼吸道痰液清除效率佳、阻力小更有助於病人儘早脫離呼吸器。氣切的決定與否由家屬及病人決定,但是在臨床上有很多的迷思,有些決策者甚至在決定後,讓病人生命延長,無法負擔後續照顧人力及費用,而產生怨懟怨天尤人。但也有很多病人因為在氣切後即順利脫離呼吸器,而回歸正常生活,或是病情控制穩定中繼續延續生活,兩者之間存在很多抉擇與迷思,故提出期望讓社會大眾能知曉氣切的的優點,不再限於迷失,也能盡早決定方向,讓病人達到有效醫療。

刊登於中山醫訊102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