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二月

自律神經失調—中醫助您找回身心平衡

文/中西整合醫療科 黃靖容醫師

  人體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合稱為自律神經。交感神經負責調動身體資源來應對壓力,副交感神經則於休息時負責補充與修復的功能。中醫觀點來看,交感神經屬「陽」,性質較偏向於動態、溫熱、興奮、推動,副交感神經則是屬「陰」,性質則偏向靜態、寒涼、抑制、滋潤。在健康的人體中,陰陽會彼此相互制約,並保持在平衡的狀態。

  而如果因為外在環境壓力,或者生活作息、飲食的失調,使人體陰陽氣血不平衡,於生理及心理層面,皆會受到影響而出現不適,例如頭暈頭痛、胸悶心悸、消化不良、肌肉緊繃疼痛、便秘或腹瀉,憂鬱、焦慮、心煩、疲倦、失眠等。在求治各科做過諸多檢查,排除器官的實質性病變後,便時常會得到「自律神經失調」這樣的歸因。

  中醫認為生理與心理會互相影響,對於自律神經失調患者,透過中藥或針灸調理人體陰陽氣血的平衡,便能緩解身心各類不適症狀。

生活上的身心保養建議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每次約3-5秒,手法輕柔舒適、不過度按壓刺激。在按摩時可以搭配呼吸調息,覺察並調整自身呼吸頻率。

腹式呼吸調息

  • 閉上雙眼,將雙手輕輕擺放在肚臍之上,先感受與自己身體的連結。
  • 由嘴巴緩緩將體內的濁氣吐出,想像自己心中的不愉快、生理的不適,都透過吐氣的動作從體內排除,並感受腹部在吐氣的過程向內緩慢壓縮(感受即可,不需按壓腹部)。
  • 而後由鼻子緩緩吸入空氣,想像環境之中的清淨之氣,天地萬物的祝福,都透過吸氣的動作進到體內最深處,並感受胸腔與腹部在吸氣的過程緩緩地脹大。
  • 特別提醒:吐氣的時間要比吸氣的時間稍長2-3秒,您可以在呼吸過程心中默數,並根據自身狀態調整成您最能夠舒適放鬆的頻率。

透過儀器檢測自律神經平衡狀態

  心率變異分析儀器,即為HRV(HeartRate Variability)儀器,可以檢測自律神經的平衡狀態。其原理為:交感神經活化時心率會加快,副交感神經活化則使心率下降,HRV儀器透過量測連續心跳速率的變化程度,來分析人體自律神經平衡狀態。

  本院中醫科檢查室即設有HRV儀器,此為無痛且非侵入式檢查,只需在手足夾上導極,靜坐5-10分鐘即可完成。當您至本院中醫科就診時,可以向醫師詢問,便能替您安排此項檢查。

  身心疾病的成因包含生理、心理及社會等,有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團隊能陪伴您一同面對,筆者作為中醫師可以透過中藥或者針灸治療,改善您生理上的不適。當身體不適症狀有所緩解,或許便能更有餘裕去面對與處理社會與心理層面的難題。讓中醫協助您一步步找回身心的平衡。

1
十二月

焦慮症與自律神經失調如何分辨

文/神經內科 辛裕隆主任

  在現代生活中,焦慮症和自律神經失調兩者之間的混淆是相當常見的。這可能導致人們感到擔憂,並且可能被誤認為患有嚴重的身體疾病。但實際上,這兩者是不同的,有著獨特的症狀和原因。

焦慮症是一種情緒障礙,其特徵主要包括:情緒症狀:焦慮症患者可能會經歷強烈焦慮、害怕和恐懼,通常伴隨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生理反應。

  • 心理症狀:焦慮症也可能表現為無法控制的擔憂、恐懼和負面思維,可能導致睡眠問題和集中注意力困難。
  • 行為症狀:患者可能避免導致焦慮的情境,以及進行一些儀式性的行為,如檢查和清潔。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生理問題特徵可能包括:

  • 生理症狀: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導致生理症狀,如心臟悸動、血壓變化、消化問題和出汗異常等。
  • 沒有明顯情緒原因: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通常不是由情緒或思維引起的,而是由自主神經系統的不平衡引起的。
  • 持續性: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可能是持續性的,而不是情緒的暫時性反應。

  瞭解焦慮症和自律神經失調之間的差異對於正確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如果您感到困惑或擔憂自己的健康狀況,請考慮以下建議:

  •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您懷疑自己有焦慮症或自律神經失調,請尋求醫療專業的建議和診斷。專業醫生可以根據您的症狀和醫療歷史來確定正確的診斷。
  • 教育自己:了解焦慮症和自律神經失調特徵的差異,可以幫助您更好地理解您可能正在經歷的症狀。
  • 接受治療:根據正確的診斷,接受適當的治療是很重要的。焦慮症可能需要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而自律神經失調可能需要做生活方式和藥物管理。

  總之,要了解焦慮症和自律神經失調的不同,並及時尋求專業幫助,有助於避免誤認疾病並提供正確的治療。請記住,無論您正在經歷什麼困難,都有專業醫護人員可以為您提供支持和幫助。

3
二月

自律神經失調

文/身心科 高全毅醫師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反覆心悸、胸悶甚至喘不過氣,以為得了心臟病去看心臟科,排了各種檢查卻結果都正常;又或者腹部不適,常常脹氣、噁心或腹瀉,掛了腸胃科照完胃鏡、腸鏡後,似乎也找不出大毛病;通常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告訴你這是「自律神經失調」,那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到底是什麼問題?

什麼是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失調,顧名思義就是自律神經系統功能不穩定。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負責興奮、專注、戰鬥,副交感神經則主導抑制、緩和、放鬆;人類的身體中,大多數的器官都被自律神經所調控,所以我們的生命徵象(呼吸、心跳)、血液循環、日夜節律、荷爾蒙等也都和自律神經的活化和抑制有關。順帶一提,既然名稱是自律神經,也就代表著他們會自己調控節律,不論是交感還是副交感神經,都不是我們能夠用意志力去控制的,而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和情緒、壓力有關,也因此需要精神科醫師的介入。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的診斷與治療

  個案被轉介到精神科的門診時,往往都是帶著滿滿的挫折感,覺得自己明明是身體有症狀找不到原因,怎麼就被說是精神有狀況要來身心科評估呢?

  那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多數都是以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或是副交感過度被抑制來表現,病因有可能是隱性的情緒障礙、焦慮的個性、近期重大壓力事件、賀爾蒙狀態不規則等,而這些都是需要精神科醫師會談和評估才能發現。此外也可以利用儀器測量心率變異數(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來做輔助診斷;HRV是利用非侵入性的方式來測量連續心跳速率變化程度,並了解自律神經的活性狀態,是檢測自律神經系統失調與否的重要指標。

  在近年的研究中發現情緒症狀與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造成心因性猝死有關,而自律神經失調也與心血管疾病有高度關聯,故自律神經失調應審慎的評估與治療,不要輕忽他長期的影響力。在治療上,經由評估後精神科醫師可以提供藥物以及個案所需的心理治療,若對於藥物有所顧慮的個案,也可以討論rTMS(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重複經顱磁刺激)的可行性。所以,如果懷疑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或是經由他科醫師轉介,我們都鼓勵大家來到精神科的診間做進一步的評估,以免造成身心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