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月

胃食道逆流

文/肝膽腸胃科 梁書瑋醫師

胃食道逆流不只是食道的症狀

  很多人知道酸逆流、胸口燒灼就是胃食道的症狀,但是可能不知道上腹痛、喉嚨異物感、沙啞、咳嗽、耳朵腫脹感,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之一,經過耳朵、喉嚨、氣管和胸部的檢查之後才發現原來可能是逆流造成的問題。

胃鏡可以篩檢嚴重胃酸逆流、癌症前期、食道癌

  遇到疑似胃食道逆流症狀時,通常醫師會建議可以做俗稱胃鏡的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從嘴巴放入內視鏡管到食道,如果食道有胃酸腐蝕的傷口,就可以開立健保給付的胃食道逆流藥物,如果長期放著不治療有些傷口會長出食道癌,如果及早在前期,也就是巴瑞氏食道¹時就發現,就可以經過內視鏡燒灼術清除,讓正常的黏膜長回來。然而有七成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可能沒有嚴重到形成傷口,所以只有使用胃鏡常常難以判斷。

胃鏡搭配自費無線食道酸鹼測定診斷和治療一次到位

  胃鏡同時可以自費安裝無線酸鹼測定膠囊在食道裡面帶回去,外表沒有任何管路,三到四天的時間要隨身帶一台小記錄器(如下圖),將真的胃酸逆流記錄下來,時間到了酸鹼測定膠囊會自動脫落隨糞便排除,所以就算七成的患者沒有食道傷口也可以確定診斷,之後只需要完成療程就好,如果沒有胃酸逆流也就不用吃胃酸逆流藥物,後續專心把真正的病因查清楚。如果吃藥效果不好的病人也可以至腸胃科門診諮詢安排健保有給付的有線食道酸鹼測定。

胃食道逆流容易復發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原因會造成胃食道逆流,但是很多病人只想要吃藥處理而沒有處理原因,雖然暫時抑制胃酸分泌,可以讓食道的傷口癒合,但是常常停藥之後就會再度復發。常見的原因有食道疝氣、腹部肥胖、生活習慣。

胃食道逆流常見復發的原因

  • 食道疝氣:食道疝氣可以在胃鏡檢查的時候觀察得到,胃和食道之間的開口如果關不緊就是食道疝氣的現象,研究顯示訓練腹式呼吸和增強橫膈膜肌力的復健可以改善逆流症狀,但是常需要內視鏡手術或是外科手術來修補效果較好。
  • 腹部肥胖:肥胖的人可以從肚臍開始量一圈,男性腰圍90公分以上,女性80公分以上就是腹部肥胖,改善腹部肥胖可以相當程度改善逆流,從日常飲食的熱量到活動的消耗的調整去改善脂肪的累積,也可以到家醫科或腸胃科門診接受諮詢關於藥物和手術的處理。
  • 生活習慣:很多生活習慣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如果夜間逆流較多的話,睡覺之前三小時不要吃宵夜,睡覺時把胸部以上墊高和左側躺。可以紀錄並且觀察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否跟逆流症狀有關,再逐步減少可能引發逆流的飲料和食物。並且減少抽菸,如果不容易戒除可以到戒菸門診尋求協助。

註1:巴瑞特氏食道是長期胃食道逆流的合併症,是一種食道細胞病變的症狀,是食道腺癌前病變的現象。

5
一月

消化道潰瘍的診斷與治療

文/肝膽腸胃科 蘇浩俊醫師

  「醫生,我這幾個月來會反覆的上腹痛」、「醫師,我這幾天大便糊糊的而且是黑色的」,這些是罹患消化性潰瘍患者常見的描述。腸胃道是一個管狀形的器官,由黏膜上皮細胞、平滑肌細胞與結締組織組成,當粘膜細胞受到損傷而產生傷口時,就有可能會形成潰瘍,引起患者的不適。消化性潰瘍指的是在胃或是十二指腸粘膜上形成的傷口,大概有5-10%的民眾可能會罹患此病,引起上腹不適、胃口不佳、腸胃道出血等症狀,以下分別就此疾病的成因、診斷與治療做說明。

成因

  與消化性潰瘍有關的成因包括幽門桿菌感染、止痛藥的使用、抽菸、酗酒、壓力與胃泌素瘤,其中幽門桿菌與止痛藥是最常見引起消化性潰瘍的成因。幽門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螺旋狀的細菌,只會感染在人類的胃裡,可能是藉由吃到受感染者污染的口水或食物傳染,感染後會造成胃粘膜慢性發炎,弱化胃或十二指腸粘膜抵抗酸的能力,進而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生,並有可能進而引起胃癌。阿斯匹靈或是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成分的止痛藥也會弱化胃粘膜對酸的抵抗而引起消化性潰瘍,特別是長期服用、年紀大或是同時使用其他抗凝血劑藥物治療的患者。另外,一些嚴重性的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風、敗血症、急性胰臟炎等,也會導致胃及十二指腸的粘膜受損,而引起壓力性潰瘍。若您有上述的風險並同時有腹部不適或腸胃道出血的症狀,建議就醫尋求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診斷

  反覆的上腹疼痛是消化性潰瘍的典型症狀,但疼痛的表現可能會因為潰瘍的位置而不同。如在胃潰瘍的上腹疼痛常是在進食後引起,可能同時會有上腹悶脹;在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上腹疼痛多是在半夜或早晨空腹時發生,進食後可能症狀會緩解。除了上腹痛外,消化性潰瘍也可能會引起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會吐出顏色像咖啡的嘔吐物或是解出像瀝青一樣黑黑糊糊的大便。其他有可能的症狀包括食慾不振、頭暈、貧血等。

  臨床上,診斷消化性潰瘍最常使用的方式是胃鏡,這是一種內視鏡檢查,醫師將一隻前端約0.9公分粗的管子自患者的口中放入,管子前端有鏡頭與光源,檢查過程內視鏡管會經過食道、胃至十二指腸,醫師會仔細觀察這些器官的粘膜有無病變或是潰瘍。若發現十二指腸潰瘍(圖一),則通常需要懷疑是否為幽門桿菌所引起,故會建議同時要執行胃粘膜生檢來診斷是否同時有幽門桿菌的感染。若發現胃潰瘍(圖二),則除了需要執行粘膜生檢來診斷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外,也要排除是否為胃癌。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消化性潰瘍有出血的風險,醫師會同時執行止血治療來避免潰瘍再出血(圖三),常見的止血方式包括電燒、止血夾及粘膜下注射腎上腺素。

治療

  消化性潰瘍主要的治療藥物為質子幫浦抑制劑,這是一種很強的制酸劑,可以降低胃酸的分泌,以促進消化性潰瘍的癒合。臨床上已證實,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可以降低潰瘍再出血的機會,在服用1-2個月後達成消化性潰瘍的癒合。除了針對潰瘍的治療外,治療或避開引起潰瘍的成因也非常重要。若是由幽門桿菌引起的潰瘍,則建議要接受幽門桿菌的殺菌治療,一般是使用兩到三種抗生素同時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療程為1-2週,完成治療後需執行幽門桿菌相關的檢查以確定有完成殺菌治療。若是止痛藥、酗酒或是抽菸引起的消化道潰瘍,則需要避免上述的物質或是行為,若無法避免,如有些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阿斯匹靈,則建議長期同時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來避免潰瘍復發。若是胃泌素瘤或是罹患胃癌,則建議進行相關的腫瘤治療,如手術切除或是全身性藥物治療。

  消化道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但背後引起的原因則相當複雜。民眾若是有上腹不適或是消化道出血的症狀,建議就醫,並根據醫師的建議進行相關的檢查或是藥物治療,來守護您上消化道的健康。

參考資料

  1. Chan KL, Lau YW. Peptic Ulcer Disease. In: Sleisenger and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10th edition.
  2. Malfertheiner P, et 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he Maastricht VI/Florence consensus report. Gut 2022:gutjnl-2022-327745.
  3. Abbasi-Kangevari M, et al. Quality of care of peptic ulcer disease worldwide: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1990-2019. PLoS One 2022;17(8):e0271284.
4
一月

大魚大肉過年 腸胃不鬧脾氣

肝膽腸胃科 楊子緯醫師

過年嘛 !! 難得放鬆一下
但好好的過年,因為大吃大喝身體出狀況,實在是讓人掃興亂吃一通的結果就是腸胃炎,年假過後往往就得到腸胃科門診報到等不及的大年期間就衝向急診室!!!腸胃炎是過年期間門診和急診最容易遇到的狀況該注意哪些才不會踩雷呢?

腸胃炎大致可以區分為感染性腸胃炎及非感染性腸胃炎,感染性腸胃炎又可以區分為細菌性腸胃炎及病毒性腸胃炎,常見的傳染途徑包括:糞口傳染、接觸傳染、食入污染的食物及飛沫傳染。常見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痛及發燒,嚴重症狀包括血便、黏液便、膿便、脫水及休克。

感染性腸胃炎 – 細菌性腸胃炎

細菌性腸胃炎往往因為生食、未煮熟食材或保存不當、反覆加熱食物造成,常見細
菌及來源:

沙門氏菌:依附在受感染的蛋殼,生蛋料理、及乳製品還有觸摸蛋殼後沒有洗手也容易將細菌帶入口中。
金黃色葡萄球菌:乳製品、生菜沙拉、生蛋及肉類,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分泌出耐高溫的“腸毒素“,即便加熱也無法破壞,以為隔餐食物只要加熱“殺菌“就可以食用,但卻破壞不掉真正的治病源頭。
肉毒桿菌:常見的食物包括肉類的罐頭、發酵(臭豆腐、豆腐乳、豆瓣醬)或非發酵(豆乾)的豆製品。
大腸桿菌:一樣常出現在生肉、牛奶未消毒完全或污染的水源、生菜,尤其是出血性大腸桿菌的感染,在過去常被報導造成重症甚至死亡。

感染性腸胃炎 – 病毒性腸胃炎

每年冬天是病毒腸胃炎流行季節,尤其是諾羅病毒要特別要留意,病毒性腸胃炎具高傳染力容易引發群聚感染,過年期間人群南來北往人與人的群聚,往往不僅是腸胃炎還有為其他感染疾病提供一個溫床,所以過年期間仍然要注意常洗手。另方面諾羅病毒群聚感染事件有很多和廚師或服務生遭感染又未保持良好手部清潔直接準備食物或餐具,如果食物又沒有經過高溫烹調,病毒就有可能被吃下肚。

非傳染性腸胃炎

常常和食物裡的成分或暴飲暴食有關,例如過量飲酒、或刺激辛辣食物。另方面要更注意的是如果本身已經有腸胃方面的疾病,雖然平常控制得宜,但過年一開心就放開大吃大喝,卻在在這最開心的時刻「破功」,例如:大腸急躁症、發炎性大腸疾病、乳糖不耐症,這些疾病都盡量要避開酒精、吃太飽、辛辣食物、奶製品和冰冷食物。

食物的處理和保存

過年期間會準備比平常更多得食材,往往會出現食材前置處理、料理及保存問題,因此有幾個相關很重要的注意事項:一、料理前一定要確實洗手,如果有傷口要先包紮,觸摸其他生鮮食材後依定要記得再次洗手 ; 二、生食和熟食要分開準備,盡量準備不同的刀具與砧板分開處理生食與熟食,使用後徹底清潔 ; 三、食物要完全加熱,半生不熟的食物如果有細菌的污染是食物中毒的主因,透過徹底的加熱預防細菌的食入 ; 四、食材的保存溫度,過年期間冰箱塞爆,如果保存溫度不佳或放置於室溫過久,對食材有疑慮時千萬不要捨不得!

如果真的腸胃炎了飲食上要避開哪些呢?

腸胃炎的時候飲食上要盡量避開本身會刺激腸道的食物,包括重口味或添加刺激調味料的食物(重鹹、蒜頭、辣椒、蔥、酒精)、纖維過分粗糙食物(竹筍、鳳梨);還有食物消化分解後會對腸道產生刺激的食物,例如:高油(肥肉、炸的食物)、奶製品(含有乳糖成分容易在消化後產氣造成腸道不適疼痛)、豆製品(消化後容易產生脹氣)、高糖(甜點蛋糕),避開這些地雷才可以讓腸胃炎快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