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六月

子癲前症的治療與處置

文/婦產部 陳毅敏醫師

  在門診產檢時,我們會追蹤關注孕婦的血壓、抽血結果以及是否有異常的臨床症狀。倘若出現異常的高血壓、蛋白尿、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狀,就應該盡速就醫並考慮住院評估。住院後,我們會繼續密切追蹤孕婦的臨床症狀,包含以下項目:

  1. 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狀
  2. 體重增加、全身水腫的情形
  3. 蛋白尿
  4. 血壓變化
  5. 血清肌酐酸、肝指數、血小板、尿酸、乳酸脫氫酵素、凝血功能
  6. 胎兒超音波

  同時,在住院期間,我們會依情況使用降血壓藥物、抗癲癇藥品來控制血壓、預防癲癇發生,並且若情況較嚴重,我們會選擇在適當時機生產。

降血壓藥物

  無論是妊娠高血壓或者子癲前症的孕婦,都應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60mmHg,舒張壓110mmHg以下,以避免發生孕婦中風、胎盤剝離等併發症。降血壓藥物包含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血管舒張劑、利尿劑(產後使用)等幾種藥物,請依照醫師指示服用。

抗癲癇藥物

  抗癲癇藥物中,最常使用的藥物為針劑的硫酸鎂,以點滴的方式持續滴注至產後24小時,多用於嚴重子癲前症甚至子癲症的孕婦。研究顯示,給予硫酸鎂藥物可以顯著減少產婦死亡率、胎盤剝離等風險。藥物使用時,最常見的副作用為暫時性的噁心以及熱潮紅情形。同時,為防鎂離子給予過量,我們會持續監測孕婦肌腱反射、血液中鎂離子濃度。若發生鎂離子中毒情形,應立即停止硫酸鎂滴注,並給予鈣離子以競爭性抑制的方式解毒。

生產時機

  由於子癲前症是因為懷孕而導致的疾病,因此生產是唯一徹底根治子癲前症的方法。但是,我們的目標依然是要在確保母親與胎兒安全的前提下,選擇適當的時機自然生產或者某婦生產,因此需要在胎兒週數及孕婦狀況之間取得平衡。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妊娠高血壓、非嚴重的子癲前症:

  建議可等到足月37週後再行生產,同時在此期間控制血壓,並且定期追蹤以上檢查項目,若有異常則會再評估是否需要提早生產。

二、嚴重子癲前症:

  當孕婦出現嚴重的高血壓、頭痛、視力模糊、上腹部痛、溶血、血小板降低、肝指數升高、腎臟功能惡化時,定義為嚴重子癲前症。此時應住院依醫師評估,若情況穩定可觀察至34週再行生產。但若情況緊急,甚至已發生胎兒窘迫情形時,則可能需要緊急剖腹生產,並與小兒科合作將早產兒送至加護病房進行照護。研究顯示,26週、24-26週、23週出生的早產兒存活率分別為90%、60%、以及18%。

  當一週內有可能發生早產情形,且胎兒未滿34週時,我們會給予媽媽皮質類固醇的藥物治療,以分成兩次或者四次的方式,在24小時或者48小時內注射完成。由於此時胎兒肺部尚未發育,因此需給予類固醇,以刺激促進胎兒肺泡成熟,減少出生後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發生。

三、子癲症(Eclampsia)

  子癲症好發在大週數、妊娠第三期的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的孕婦,且機率會隨著週數增大而增加。表現症狀如同癲癇發作,可能失去意識並呈現顫抖、抽搐狀態,症狀可能持續一分鐘。若發生此種情形,應馬上就醫並緊急生產、給予抗癲癇藥物,同時保護孕婦呼吸道。在生產後,應繼續住院觀察並檢查是否有腦損傷甚至腦出血情形,或者水分滯留導致全身水腫或肺水腫的情況,並依照情況給予治療。

產後恢復

  若在懷孕期間出現異常症狀的孕婦,通常症況會在產後慢慢恢復。尿液量減少者在產後尿量便會漸漸增家;水腫、蛋白尿情形約會持續一週;血壓的恢復則約需數天至兩週。若高血壓問題在產後十二週後依然持續,則可能已進展成慢性高血壓,此時須進一步至心臟科就醫進行評估及治療。

長期預後

  診斷過子癲前症的孕婦,往後懷孕時再次復發子癲前症的機率,甚至發生早產、胎兒生長遲滯的機率皆會較常人高。同時,往後發生慢性高血壓的機率也會提高。依照妊娠高血壓及子癲前症嚴重程度,孕婦在十五年後診斷慢性高血壓的機率為常人的四到六倍不等。因此,生產後產婦需定期測量血壓,以利及早診斷及治療。另外,妊娠高血壓的媽媽發生缺血性心臟病、中風機率也較常人為高。甚至也會提高代謝性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血管粥狀硬化、慢性腎臟病的機率。建議媽媽定期做全身健康檢查,並注意飲食、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7
六月

異常子宮出血( A U B )的瞭解、診斷和治療

文/應宗和副院長

異常子宮出血(AUB)的定義和症狀

  異常子宮出血(AUB)是指在生殖年齡段的女性,子宮出血的特徵與正常月經不符。根據2018年FIGO修訂版,AUB症狀可分為正常和異常兩類。正常子宮出血主要指正常的月經,而異常子宮出血則包括以下幾種情況:非經期出血、經期過長或過短、經期出血過多或過少、經間期過長或過短、間歇性子宮出血、經痛(痛經)等。

異常子宮出血(AUB)的病因分類

  2018年FIGO修訂版,將AUB的原因分為九個類別, 以英文分別簡稱為PALM-COEIN。以下是各類別詳細介紹:

  1. 子宮內膜息肉(Polyps):子宮內膜息肉是指子宮內膜上,長出的良性腫瘤,可以引起AUB。它們通常可以經過超音波檢查和子宮鏡檢查來確診。治療方法通常為手術切除息肉。
  2. 子宮腺肌病(Adenomyosis):子宮腺肌病指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肌層內,導致經痛和AUB。超音波檢查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幫助診斷這種疾病。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黃體酮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和手術治療(如子宮肌腺瘤部分切除術和全子宮切除術)。
  3. 子宮肌瘤(Leiomyomas):子宮肌瘤是種常見的良性子宮腫瘤,常生長在子宮肌層。根據生長位置和大小,肌瘤可能會引起AUB。超音波檢查和MRI是診斷肌瘤的主要方法。治療選擇包括藥物治療(如黃體酮或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和手術治療(如子宮肌瘤切除術和全子宮切除術)。
  4. 惡性腫瘤和內膜增生(Malignancyand Hyperplasia):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等惡性腫瘤以及內膜增生都可能導致AUB。診斷方法包括子宮內膜活檢、子宮頸抹片檢查和影像檢查。治療方法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的生育需求,可能包括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化療和手術治療等。
  5. 凝血功能障礙(Coagulopathy):凝血功能障礙是指影響血液凝固功能的疾病,如凝血因數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礙等,可能導致AUB。通過血液檢查可以確診此類疾病。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補充凝血因子、抗凝藥物和止血藥物等。
  6. 排卵功能障礙(OvulatoryDysfunction):排卵功能障礙是指影響卵巢排卵的疾病,如多囊性卵巢綜合症(PCOS)等,可能導致AUB。診斷方法包括血液檢查、超音波檢查等。治療方法包括激素治療(如口服避孕藥)和促排卵藥物等。
  7. 子宮內避孕器(Iatrogenic):使用子宮內避孕器(IUD)可能會引起AUB,大多數情況下是暫時性的。如果出血持續或加重,應考慮更換或移除IUD。
  8. 某些藥物(Not yetclassified):部分藥物可能導致AUB,如抗凝藥物、抗血小板藥物和激素替代治療等。使用這些藥物的時後,患者應遵從醫生指示並定期進行檢查。若出現AUB,應及時就診並調整藥物。
  9. 其他原因(Endometrial):這個類別包括一些罕見的原因,如子宮內膜異位症、急性子宮腔感染等。治療方法取決於具體原因和患者的生育需求。

異常子宮出血(AUB)的診斷和治療

1.診斷:AUB的診斷需要根據患者病史、體檢和輔助檢查,如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活檢(biopsy)、血液檢查等。對於懷疑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應進行凝血功能檢查。對於有癌症風險的患者,應進行相應的腫瘤標記物檢查。

2.治療:治療AUB的方法取決於病因、病程和患者的年齡、生育需求等因素。一般來說,治療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a.藥物治療:如激素治療(口服避孕藥、黃體酮等)、止血藥物、抗凝藥物等。藥物治療常用於治療輕度或無明顯病因的AUB。
  • b.手術治療:如子宮肌瘤切除術、全子宮切除術、子宮內膜刮除術等。手術治療適用於藥物治療無效或有明顯病因的AUB患者。
  • c.生活方式調整:對於輕度或無明顯病因的AUB,患者可以嘗試改變生活方式,如保持健康體重、適當運動、減壓等,以緩解症狀。

異常子宮出血(AUB)的預防方法

雖然無法預防所有AUB,但通過以下方法,可以降低患病風險:

  1. 定期婦科檢查: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有助及早發現和治療可能導致AUB的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和子宮內膜增生等。
  2. 保持健康體重:過重或過輕都可能影響月經規律,增加AUB的風險。通過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來維持健康體重。
  3. 控制慢性疾病: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和甲狀腺疾病等,可能增加AUB的風險。患者應按照醫生的指示治療和控制這些疾病。
  4. 避免不必要的藥物:部分藥物可能引起AUB,如抗凝藥物、抗血小板藥物和激素替代治療等。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患者應遵從醫生指示並定期進行檢查。
  5. 注重心理健康:應對壓力、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問題可能影響月經規律,增加AUB風險。患者應學會減壓和心理調適技巧,如瑜伽、冥想和心理諮詢等。

結語:

    在婦科門診診療過程中,經常遇到困擾婦女的異常子宮出血情形,有時甚至會導致嚴重的貧血現象發生,希望藉由此文簡介,能讓患者區分正常和不正常的子宮出血,以及是否必須婦產科門診,尋求更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10
四月

無敵珊寶貝打石膏紀錄

文/超人媽咪Amy

  無敵珊寶貝打石膏的一個月紀錄文終於能寫完最後一篇啦~

  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緣分很深,珊寶貝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秒張開眼睛的瞬間就是這裡。一路以來,都是中山醫療團隊在守護我們。

  從懷孕時期是由婦產科的吳珮如醫師為我做產檢、接生,讓珊寶貝能健康平安地誕生,永遠不忘那天她一幫我接生完就立刻趕著去搭高鐵北上參加醫學會。小兒科的呂克桓醫師和眼科的蘇琬茹醫師,這兩位醫師則是我們近三年來固定掛號看診的醫師,每三個月都要見一次面的那種。

手腕關節活動度檢查,確認手腕關節伸直及彎曲的角度(屈)

  去年的年底,珊寶貝在幼兒園意外跌倒受傷,第一時間先是在草屯佑民確認情況做了處置,然後再轉回中山,也因為如此開啟了與骨科林聖傑醫師的緣分。

  林醫師看診對待小朋友很有耐心,也會指著X光片向我詳盡地說明,並且解釋後續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治療的方向。還好當時手骨僅是折彎,沒有斷掉,但尺骨和右側遠端橈骨都骨折…。

  我們每一次的回診,都得先到X光攝影室去拍X光,因為拍照時只能讓珊寶貝一個人在裡面,我不能陪,只能在外面等候。醫事放射師姊姊們總是很溫柔的詢問她:「妳怎麼啦?發生什麼事情了?」聽到她是因意外跌倒受傷導致骨折,然後頻頻讚美她很勇敢、很乖就邊聊天邊把珊寶貝帶進X光室喬位置拍照片。

  整個過程中就是一直跟她聊天、鼓勵她、讚美她,減緩她的緊張。每一次醫事放射師姊姊們看到她,都會大力地稱讚珊寶貝很棒!都有聽醫師的話,副木乖乖戴著。

  順利地拍好X光片傳送到林醫師這邊,再回到診間讓林醫師檢查。讓每一次的回診都能順利而且情況一直在進步中。

手腕關節活動度檢查,確認手腕關節伸直及彎曲的角度(伸)

  終於在一月底完成了最後一次看診,林醫師宣布:「珊寶貝的手手好了~可以跟副木說byebye了!雖然手骨的角度不好,大概偏了20度,但她還會繼續長大,骨頭繼續長就會慢慢地拉回正確的角度了,以後還是要定期回診,但時間可以拉長至4-8個月再見面就行啦!」

  在此,特別感謝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所有關心過、照顧過珊寶貝的醫師、醫事放射師、護理師、工作人員等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感恩有您,珊寶貝才能健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