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月

國際疫情下駐吐瓦魯協調工作經驗

台灣醫療計畫 駐吐瓦魯護理師 柏漱娟

  吐瓦魯國是一南太平洋島國,台灣邦交國之一,相距台灣有7000公里之遠,需經3至4次轉機才可抵達首都富納富提。對筆者來說,之前有在吐瓦魯兩年國際志工的經驗,此段旅程不是第一次,再次體驗異鄉生活與工作挑戰。

  從2019年底,接受中山附醫國際醫療中心應聘,任2020年至2021年駐吐醫療協調人一職。工作範疇有別以往在吐國的志工經驗,以執行「台灣醫療計畫」為主軸,是橫跨不同領域與國家間的醫衛合作計畫。此期間,了解駐在國文化與習慣是影響計畫執行的絕對因素,引領筆者思考人事物,分析利弊,研擬執行方向與時間規劃。這兩年遇到COVID-19國際疫情,吐瓦魯關閉國境,迄今已逾兩年,各國檢疫隔離政策,影響台灣的海外人力派遣,因此修正計畫執行,以遠距支援取代過往。

  吐國是慢性病高罹病率國家,具染疫高風險,成為吐國政府與衛生部防疫政策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首都瑪格麗特公主醫院(中央醫院),透過友善國家協助,因應疫情,規劃增加醫療相關設備。因此,協調人成為吐瓦魯國中央醫院與台灣駐吐國大使館間的溝通橋樑,協助了解駐地醫院現況,提供中山附醫國際醫療中心、台灣大使館與外交部參考。

  從國際志工到駐地協調人,看到吐瓦魯政府設施改變,而民眾的食衣住行一如往常進行著。在店家販售商品,不難發現多數食物需仰賴斐濟或澳洲進口,以罐頭或冷凍食物為主,物價相對高,選擇性也少,鹽醃牛肉及油漬魚罐頭是架上不可或缺商品。在吐國一度祭出Sin Food政策,調整稅率,此類罐頭價格飆漲二至三倍之多,卻仍未讓它銷聲匿跡,因消費者市場需求依然存在。販售原物料中,以麵粉、米、糖、鹽、醬油、奶油、沙拉油、羊肉、雞肉、洋蔥、馬鈴薯、芋頭、樹薯居多,是當地居家料理必備食材。受收入所得限制,當地人經常購買低價食物,因此,當地民眾多攝取高鹽、高糖、高油脂食物,例如麵包、蛋糕、油炸或淋巧克力醬甜甜圈、炸雞、炸薯條、烤羊肉或雞肉等。加上,當地民眾一日多餐且食量大,熱量攝取過多,增加罹患慢性病風險,如高血壓及糖尿病。


圖1:油炸甜甜圈淋巧克力醬。圖2:用糖︑奶粉、煉乳、椰蜜製成的Snowball。圖3:Vico(含椰蜜)。

  隨著民眾代步工具,摩托車及汽車數量增加,地面揚塵機率增加,空氣品質或多或少也受到影響。氣候變遷,天氣變化大,有時滂泊大雨,有時氣溫炎熱,僅少數上班族選擇以走路取代騎乘。傍晚時段,機場跑道成為民眾身體活動主要地點空間,以球類運動為主。在衛生政策宣導下,訂定每週五下午三點後,為吐國政府各部門之運動時段,依據相關計畫目的,安排活動主題,鼓勵部門員工參與,提高身體活動機會,有時也會依經費提供餐食或參與者自備食物,在熱量消耗與攝取間拔河,以攝取過多為常見勝利方。

圖4:當地以椰葉製作盤籃置放食物,是一宴請貴賓方式有吃有得帶走,因為整籃都是該貴賓所有

  從餐食選擇性與飲食型態,肥胖成為吐國健康議題是其來有自,而社區式衛教宣導推廣,進行多年,對飲食習慣影響似乎有限。刺激協調人換位思考,每個人肥胖原因不盡相同,減重也需要個別化,因此我們便有了推行減重門診的構想。

  疫情對當地民眾來說,是陌生的,有著恐懼與不安,公共衛生教育宣導,是必要且須持續進行,亦是協調人與公衛部門重要合作項目。過往,依據不同對象,研擬不同主題,進行社區民眾衛教宣導。另考量外島民眾需求,協調人首次嘗試製作宣導短片,與當地健康促進小組合作,從英語到吐瓦魯語,上傳吐國衛生部的臉書,外島民眾得以同步取得相關訊息。隨著時代潮流,網路自學,雙方合作與學習,展現另類風格,寓教於樂,達到衛教宣導目的。另一方面,當地醫事人員無法如期出國,接受訓練,由中山附醫提供遠距課程與視訊諮詢會診,提供更新知識訊息,分享台灣經驗,雙向溝通,達到維持臨床學習與病人照護品質目的。台灣醫療E化,對疫情管控產生極大影響,讓吐國醫事相關人員感受到E化好處,催生了醫療資訊系統外展構想。在中山資訊團隊的指導下,從最初「有夢最美」,視訊溝通討論可行性,刺激腦神經的資訊用語,資訊好手的塗鴉指點,確認防火牆位置先後,各線路接點,到遠端操作協助完成外展至島南、島北的衛生室,當下「我們真的做到了」,有著一份振奮人心的喜悅,這樣的成果就是我們最好的聖誕節禮物。

  這趟旅程中,有著中山國際醫療中心與中山附醫支持,一路相挺,協助連繫安排,與各部科室合作,透過視訊討論與協助,完成遠距任務,包括減重門診、住診諮詢、臨床教學、醫療資訊系統外展。透過遠距合作模式,展現醫療外交,讓吐瓦魯國民眾感受台灣友善力量,因為需要,台灣一直都在,有您們真好。

1
四月

愛無國界─吐瓦魯醫療合作計畫

「台灣醫療計畫」 專案經理林月春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山附醫)肩負使命,懷著「醫者天下,愛無國界、熱心奉獻、中山之榮」的白袍之愛,從民國95年開始,在創辦人周汝川博士的全力支持下,積極投入國際醫療援助服務及人道救助,展現醫療大愛,期能為國家外交盡一份心力。


圖一:過去十年中山附醫在吐瓦魯執行「台灣醫療計畫」之服務項目

  多年來在邦交國吐瓦魯辛勤耕耘,從民國95年開始每年派遣醫療團赴吐國提供診療與開刀等服務,每年代訓吐國醫療人員2至3個月,使其返吐後,能將在中山附醫所學之臨床醫療技能嘉惠吐國病患。民國100年與吐瓦魯衛生部簽訂醫療合作協議,開始派遣常駐醫師與駐吐協調人執行「台灣醫療計畫」,除繼續派遣醫療團與代訓醫事人員外,並提供各項醫療服務與執行公衛計畫(圖一)。

  為實質幫助吐國提升醫療品質及醫院管理效能,我們執行的「台灣醫療計畫」提供創新服務的模式,是以當地國的需求,做長遠性的規畫,比如因應疫情開辦遠距視訊門診與遠距教學,提供專業醫療諮詢。其中一項重大任務即是為吐瓦魯中央醫院 (瑪格麗特公主醫院)建置醫療資訊系統(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HIS)。希望透過醫療資訊系統的導入,提供相關電子化之病歷紀錄與看病流程,讓吐國醫師可以透過系統快速調閱病人過往病歷,使整個醫療流程更具效率,而患者也可以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醫療資訊系統利於產出各式醫療統計報表,可提供吐瓦魯公衛部門做為擬定國家公共衛生政策之依據。

  醫療資訊系統為一大型且複雜的系統,為使吐瓦魯醫師改變舊有習慣,從過去紙本病歷過渡到電子病歷,讓醫療人員慢慢接受資訊化,故計畫採逐年導入,以降低其排拒心態。102年率先導入門診、掛號與藥品管理系統,使看診流程順暢化,減少病患排隊等候的時間。第二年上線檢驗與檢查系統,使檢驗室與X光室報告電子化,提供醫事人員輸入檢驗檢查結果,提高效率使醫師最快時間拿到病人相關檢驗資料,作為後續治療參考。第三年導入住院系統,將住院病人管理資訊化;第四年建置護理系統;第五年為慢性病個案管理系統。除主要系統,依中央醫院之需求,逐年建立微生物實驗室細菌系統、出生通報及死亡通報等各種統計報表、手術排程系統與牙科門診系統。另針對當地登革熱及結核病(TB)疫情,開發個案管理系統,藉此了解當地傳染病現狀並追蹤個案治療狀況。除了建置各種醫療資訊系統外,並編寫英文版使用者手冊與辦理系統使用教育訓練課程。同時代訓當地資訊師,使其具備系統維護之能力,再由中山附醫專業資訊團隊提供線上技術諮詢與遠端遙控協助醫療資訊系統修復。

  中山附醫團隊多年在吐瓦魯的默默播種與耕耘,終於贏來開花結果。106年蔡英文總統訪問吐瓦魯中央醫院,由蔡明哲總院長向總統報告中山附醫多年來深耕吐瓦魯所推動之「台灣醫療計畫」的執行成果,並特別針對HIS導入進行報告,深獲蔡總統肯定(圖二)。


圖二:蔡明哲院長於吐瓦魯中央醫院向蔡英文總統報告「台灣醫療計畫」執行成果

108年獲得受WHO委託,至吐瓦魯進行「e化醫療以及HIS系統策略評估」的資訊顧問專家團隊高度的評價與贊許,因為經專家團隊實地調查後,發現中山資訊團隊設計的HIS比澳洲設計的資訊系統更加完善好用,並建議吐國政府繼續使用中山建置的HIS。110年則以「台灣醫療計畫-吐瓦魯醫療資訊系統計畫」,榮獲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舉辦之第六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團體組獎項。除此之外,106年以「吐瓦魯全國學童健檢計畫成果」參賽國際醫院聯盟第41屆世界醫院大會(41st World Hospital Congress),於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類別中獲得「IHF andBionexo Excellence Award」的an Honorable Mention(runner up/亞軍)殊榮;107年榮獲外交部頒發「外交之友貢獻獎」。這些來自國內外的肯定,更加激勵我們負重前行,為國際醫療繼續貢獻心力。

  國際醫療是一條既艱辛又難走,卻又很有意義的路。國際醫療服務,具體展現「醫者仁心」的初衷與「愛無國界」的人道醫療精神,同時也承載著政府的外交使命。不僅要克服當地的艱困環境、適應異國文化、維護當地人民健康,還要協助政府鞏固邦誼,建立友好合作關係。這是一條極具挑戰性的道路,需要團隊的力量共同打拼。希望有服務熱忱,胸懷大愛,勇於挑戰自我的有志之士能加入我們的行列,使本院的醫療援助服務能在國際間持續發光發熱。

1
四月

食在吐瓦魯

營養科 蕭鈺瑾營養師

以海報方式至門診進行團體衛教,並請護士協助翻譯

  經過四次轉機的漫長飛行旅程,終於來到由環狀珊瑚島組成的吐瓦魯。這個位於南太平洋上的海島國家,讓我曾經以為下飛機所看到的景象會和墾丁差不多,但當我看到黑皮膚的海關人員露著白白的牙齒對我微笑,我終於明白,我真的到「天涯海角」的吐瓦魯了。

  這裡的食物,除了海鮮魚類、農技團所種植的蔬菜與熱帶特有的椰子樹、麵包樹、林投果樹、芭蕉樹、木瓜樹外,舉凡食材如:麵粉、調味品;半成品的罐頭、果醬;冷凍蔬菜、冷凍水果、冷凍肉品(雞、豬、牛、羊等);飲料如果汁、汽水、奶粉、咖啡粉等約70%以上需仰賴進口。

發芽的椰子外觀(上圖)與剖面圖(下圖)

  因為進口的食物價錢較高,有時候也缺貨,所以當地人喜歡吃當地方便取得的東西。最讓我不可思議的是他們會把椰子樹作最有效的利用:喝椰子汁、椰肉取出拌入食物中調味、椰子樹汁可以收集煮成toddy(類似糖漿的紅色液體)、椰子樹葉可以編織成菜籃、菜盤,甚至連因吃不完而擺著變成發芽的椰子(germinating nuts)都可以當三餐!也因為這些東西花費少、易取得,所以居民最常的飲食紀錄往往是:早餐:發芽的椰子(或是8-10片以上的餅乾)配甜飲料。午(晚)餐:麵包果煮椰奶配甜飲料或白飯配肉(魚肉為主,有時會改雞肉或罐頭肉)配甜飲料。

  蔬菜量真是少之又少,只有當居民煮魚(肉)湯時,才會把蔬菜加進去一起煮,但可能是半顆高麗菜全家人(大人、小孩至少8-9人)一起吃。在門診、病房衛教或學校宣導營養教育時,身為營養師的我,最常跟他們說的一句話就是:I think it would be better if you can eat more vegetables than usual, at least…,我想這句應該是我的菜英文中最流利、也是這幾個月下來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句。

  吐瓦魯居民(含幼稚園小朋友)愛甜的「症頭」超過我的想像,牛奶加糖、三合一咖啡加糖、阿華田加糖,有時甚至連果汁也要加糖,總是要甜到若不小心濺出來螞蟻馬上聞「甜」而來的程度才覺得好喝,當然進口的冰淇淋也是他們的最愛,所以我也常勸導他們把買冰淇淋的錢拿去買蔬菜,不僅可以減少糖(甜)攝取,更可以增加蔬菜的攝取量,但我心裡也懷疑:他們根深蒂固的甜飲食習慣,真的會因為營養師的一句話來改變口味與習慣嗎?這裡的居民也愛吃重鹹、重油的食物,例如他們烹調魚類的方式絕大多數是炸(fry)魚,也會把椰肉與椰奶(油脂類)加到麵包果、未熟的芭蕉中調味,這些都是高油脂的烹調方式;居民都說他們煮肉只加1湯匙(tea spoon)鹽巴,但他們都以罐頭牛肉去調味,而且鹽都直接灑在白飯上!因此,他們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三高)的比例很高,差別在於有沒有被診斷出來及是否有藥物控制。

至幼稚園進行營養教育,以圖片方式教導認識六大類食物

  養教育要從小教起,除了深入至幼稚園以圖片教導認識蔬菜的種類(他們誤會水果沙拉、麵包果、小蕃茄是蔬菜),所以我們也特地製作了一本專為小朋友設計的健康手冊,以豐富的圖表來吸引小朋友認識均衡飲食(主要認識蔬菜類、澱粉類的食物)與健康生活型態(運動),重視肥胖、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對健康的影響,希望讓小朋友放學回家後成為家中的小種子,時時刻刻提醒著準備三餐的家人可以減少油脂的攝取、增加點蔬菜攝取、提高運動的頻率與時間,最重要的是保護自己的雙腳與關心自己身上的傷口,避免感染與截肢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