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四月

近視危機的最新研究 談手機使用,更談長效型散瞳劑濃度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斜弱視及小兒眼科 李致名 主治醫師

眼科李致名醫師

亞洲國家的近視率佔全世界之最。根據台大醫院最新發表於知名國際眼科期刊Ophthalmology的文獻指出,台灣18歲以下學童的近視盛行率已高達90%,並且高度近視(度數>500度)的盛行率則高達24%,意即每十個高中生,就有2-3個高度近視。

此研究也指出,台灣國小生的手機使用率高達五成,國高中生則高達六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國小生平均每日使用42分鐘,國中生73分鐘,高中生96分鐘。並分析出,只要每日使用時間平均超過30分鐘,就會增加2-3倍近視及高度近視的風險!因此,不得不重視眼科醫師及國教署的呼籲,學童們每日使用3C產品不應超過一個小時!

然而,在科技及網路發達的新世代,要做到嚴格管控孩童使用3C產品的頻率及時間,實在是難上加難。因此,有效醫療的介入是近視孩童及家長們對抗孩童”惡視力”的最大助力。

散瞳劑,對現代台灣孩子來說是最不陌生的一個藥物。阿托品延緩近視惡化的效果是目前各種治療方式中最顯著的。各項研究顯示,散瞳劑能夠有效減緩約50%的近視進展。也就是說,假設小朋友一年原本會增加100度的近視,阿托品將可延緩增加50度。由此推論,散瞳劑的使用,將可預防高度近視的產生。

然而,阿托品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包括畏光及近距離模糊,喜歡戶外活動及運動的小朋友可能因而受到影響而不願意使用散瞳劑,或降低從事戶外活動的意願,甚而使近視惡化。戴墨鏡及帽子雖然可改善畏光的問題,也是增加了很多的不便。

近距離模糊的副作用,很多小朋友因為不擅表達,僅會在書寫及閱讀時拿掉眼鏡來解決,除了在臨床上被大量的低估以外,也造成在學校學習時需要頻繁互換看遠(看黑板)及看近(閱讀及書寫)而使眼鏡要拿上拿下的困擾。其實,這樣的副作用,是可以藉由多焦點眼鏡來解決的!

長效型散瞳劑的好處儘管非常明確,但是上述的副作用若沒有經過妥善的評估及處理,造成了學童及家長們的不解及疑慮,也是在所難免的。雖說角膜塑型片及2020年開始核准使用的多焦點日拋隱形眼鏡,是近視控制的另外兩大利器,但因價格較高,有角膜感染的風險,以及驗配專業的需求等原因,讓許多孩童及家長卻步。因此,阿托品仍是國內最常使用的近視控制方式。

而在國際間,對於散瞳劑的研究更是持續進行著,其中阿托品的最佳治療濃度研究,讓學者們試圖在效果及副作用之間,找出對孩子們最好的治療方案。2012年新加坡國立眼科中心針對400位6-12歲的學童進行散瞳劑控制近視的2年臨床試驗結果指出,0.01%的低濃度阿托品,與0.1%及0.5%的中高濃度阿托品的效果相當且僅有微小的副作用。2016年該研究團隊發表了5年的研究結果,進一步指出0.01%低濃度阿托品,比起中高濃度的0.1%及0.5%阿托品控制效果更好,且較沒有副作用。隨後,0.01%阿托品以自費藥品的方式於台灣上市,至今仍為廣大近視學童的治療方式。

然而在2020年初,由香港中文大學針對438位4-12歲的學童進行以0.01%、0.025%及0.05%三種低濃度阿托品控制近視的兩年研究結果指出,使用0.01%阿托品組別的孩童,兩年後近視平均增加112度,而使用0.05%阿托品組別的孩童僅增加55度。這顯示,濃度0.05%阿托品控制效果是0.01%的兩倍。同一臨床試驗在2021年初發表了第二階段的研究結果,發現年紀越小的孩童,低濃度散瞳劑控制效果越不好。在0.01%,0.025%,及0.05%三種低濃度散瞳劑之中,6歲的孩童需要用到0.05%阿托品來達到8歲孩童使用0.025%,及10歲孩童使用0.01%控制近視的相同效果。

這個結果並不難解讀,因為我們都知道年紀越小的孩子,近視增加速度越快,而且現在很多孩子在6歲之前已接觸閱讀及3C產品了。另外,試驗中分析了散瞳劑引起的不良反應,三組別皆有30%的兒童需要配戴變色鏡片來避免畏光的副作用。另外,有1-2%的孩童需要多焦點設計的眼鏡來輔助近距離的視力。

筆者的門診偶有孩童因使用濃度較高的阿托品,無法忍受副作用而就診。也不乏有因濃度不足的阿托品,甚至是短效散瞳劑,導致近視度數無法有效控制者。筆者首重選擇最佳治療濃度,來達到良好的近視控制效果,再來則是在維持最佳治療濃度下,協助孩童使用各種方式解決散瞳劑所帶來的不便。很多時候,家長也會願意選擇隱形眼鏡的方式來取代散瞳劑,解決了孩童及家長的長期困擾。近視的盛行率越來越高,醫療的進步更不能停滯。期許未來有更多更好的方式來協助積極對抗近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