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一月

認識主動脈剝離

文/心導管室 蘇峻弘 主任
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近年來極端氣候常常造成同季節甚至同日溫差大,就算不是很冷,一旦氣溫突然下降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突然上升,易造成主動脈內膜破裂剝離和休克,最近因年輕藝人疑似因主動脈剝離猝死,這個疾病也更加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

主動脈剝離大多好發在50到70歲男性,但根據研究顯示發生率僅十萬分之三的疾病,仍有一到兩成機率會發生在50歲以內的族群;三年前筆者就經歷一位四十五歲的朋友-許先生,因感覺無力、畏寒合併咳嗽症狀等不典型症狀表現至診所求診,起初被診斷感冒,後來心電圖疑似心肌梗塞轉至本院,心導管檢查確定冠狀動脈並無明顯阻塞,安排緊急的電腦斷層攝影才確定是A型主動脈剝離合併心包膜積血經長達10小時以上緊急手術治療才救回一命。

許先生除了從就讀大學至45歲期間的菸齡超過25年以外,他自認很健康而且有規律的運動習慣,這次的主動脈剝離才讓他驚覺其實早就有高血壓的問題,抽血報告也顯示有輕微的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而開始積極服藥控制,在歷經這個”一腳踏進鬼門關”的生命轉捩點後,許先生當機立斷戒了菸,至今已穩定的門診追蹤將近三年,血壓、血脂、血糖及尿酸控制相當穩定,也不曾再有明顯胸悶痛症狀。

除了先天性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可能導致早發性的主動脈剝離外,主動脈剝離主要風險因子為高血壓,其次就是高血糖、高血脂、長期抽菸、生活壓力等,這些傳統的危險因子都會使得血管內膜產生動脈硬化血管壁失去彈性而變得脆弱,成為主動脈及所有心血管病變的主要原因。

衛生福利部近幾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始終蟬聯前三名而且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臺灣每年有近萬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著國人的健康。若能好好控制這些危險因子,就可以顯著降低發生的機率。

    主動脈剝離是一個非常急促且危險的病症。患者通常以「強烈撕裂性胸痛」為主要症狀,並且延伸到背部或脖子,造成喘不過氣、頭暈、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嚴重者會引發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衰竭等重大併發症。主動脈剝離涉及其他動脈分支與部位可引發相關症狀:

部位 症狀
頸動脈 中風症狀
心臟冠狀動脈 心肌梗塞
主動脈瓣急性回流 呼吸困難
腸系膜動脈 導致腸缺血、壞死
心包膜腔 心包膜填塞、低心輸出入量
脊椎動脈 導致神經受損或癱瘓等症狀
下肢動脈 冰冷、缺血、壞死

但是,有些症狀不典型的患者卻主訴腹痛、頭暈、嘔吐、全身軟弱、下肢無力等,醫師往往很難因此想到主動脈剝離而延誤診斷。一般而言,急性主動脈剝離最危險的情況就是休克,若不緊急治療,發病後一小時增加百分之一的死亡率,四十八小時就有近百分之五十的死亡率,是極高度危險的急症,因此醫療團隊診斷和治療都必須與時間賽跑。

    如何減少主動脈剝離及急性心血管病變發生機會,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1. 戒菸戒酒:
香菸和酒常是國人情感交流的必備物,在與人交談時會順手遞香菸及小酌一杯。研究顯示,男性每抽1根菸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是抽20根的53%,中風機率則是64%;女性則分別是38%和36%,由此可見戒菸的重要性。過量的飲酒則會導致心跳血壓不穩定而增加風險。

2. 養成運動習慣:
要健康就要動,要能享受生活更要有足夠的健康體能,良好的健康體能則來自於規律的運動習慣。美國心臟學會建議:一般人應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並力行到終身;每個人能夠從事中等強度的運動(如:快走、騎單車、做家事、健身操、太極、社交舞、桌球…等),每天至少30分鐘,每週宜有5-7天,對於不能勝任上述建議者,可以選擇較低強度的運動,並縮短時間,這樣還是會比處在靜態活動的生活型態來得好。

3. 維持在合理體重範圍內,注意飲食和作息:
體重與健康有密切的關係,理想體重是維護身體健康的基礎;維持理想體重應從小開始,每天都應攝取五類根莖類、奶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的食物,食物的選擇以新鮮食物為原則,儘量選高纖維、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及多喝白開水,因白開水是人體最健康、最經濟的水份來源。

4. 控制血壓預防之道:每天為自己、親友測量血壓:
針對今天主題「預防主動脈剝離」,每天為自己及親友做一次血壓檢測,不僅在忙碌現代生活中和家人在一起,還能隨時關心彼此健康、生活狀況,一舉數得。
最後再次提醒,如同本文敘述的案例許先生,主動脈剝離也可能發生在較年輕及身體硬朗的人,別輕忽血壓的控制身體如有胸痛、呼吸困難應趕快就醫,小心預防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