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月

中醫傳統體質與養生建議

中西醫整和醫療科彭昱憲醫師

中醫天人合一觀

  傳統中醫注重「天人合一,萬物一體」,認為人與大自然相應,因居住氣候環境的差異與飲食習慣、生活的經驗,並且融合了先天基因遺傳訊息,而形成了不同的體質。基本上每個人因遺傳、環境、年齡、飲食、疾病、生活習慣等因素隨著時間皆會改變體質。

對於體質的了解,可以幫助我們如何趨吉避凶,讓身體更健康,以下介紹幾種:

氣鬱型:在這高壓的社會中,這是常見的體質,這群人情緒鬱悶且易激動,工作自我要求高,容易頭悶,腹脹,失眠,可能伴隨冬季怕冷,夏季怕熱,或身體燥熱卻手指末稍冰冷。建議平常需要規律有氧運動,稍微流點汗,多曬太陽,讓身體氣場能活動,人際關係則和親人朋友多溝通聊天,平時還可用菊花,薄荷泡茶來飲用。

濕熱型或痰濕型:這群人不論食慾好壞吃多則腹脹,對某些食物如糯米糕餅,腹脹會更明顯,臉上多油垢,燥熱,口苦,常覺整天頭悶緊,身體沉重困倦,大便黏或便秘,小便黃,舌色稍紅,舌苔黃膩,不喜多雨潮濕季節。建議吃清淡食物而且少量多餐,讓腸胃多休息,以恢復「脾氣」,尤其禁止有奶油,油膩,難消化食物。可多食用薏苡仁,茯苓,陳皮。

氣虛型:這群人因為過度勞累或久病復原緩慢而引起,常常臉色蒼白,容易疲累,怕冷卻一動就虛汗淋瀝,活動耐受力低,舌邊有齒痕,而且體力虛弱連帶脾胃消化功能也不好,建議規律的鍛鍊身體,中醫說「久臥傷氣」,若想以休息來增加體力,是無法解決疲累問題,平常還要多曬太陽,注意營養的均衡,必要時罐裝營養補充品是需要的。但若有大便軟一天數次,則必須找專業中醫師治療,來恢復健康。

陰虛型:陰虛是指人體的「津液」不足,這群人吃了燥熱食物就上火,因為身體「津液」被燒灼缺少,產生如口破口乾,皮膚乾燥,便秘,容易煩躁,外向好動,而且喜食冰冷等等特質,這種體質常是吃易上火的食物加上職場壓力或熬夜的人。平時的養生,不宜吃大熱、辛辣的食物,烹調方法需清淡,不宜烤、炸、辣,多吃水份豐富的新鮮蔬果,或請專業中醫師治療。

養生建議

  冬天時節有許多溫補的料理,雖然吃當季食物沒錯,但是如果知道自己的體質,慎選食物,不要「過猶不及」,例如濕熱型、陰虛型,還常常吃薑母鴨,麻辣火鍋,氣虛型天天吃寒涼的蕃茄、柳丁,那就反增加身體生病的風險了。

  很多人以為小孩才要調體質,那是錯誤的觀念,人,每個年齡層都會因為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不當而使體質有所偏頗,需要借由藥物、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善使自己由「亞健康」狀態改變成健康狀態,才會使自己的有生之年活的健康快樂!如果有任何中醫專業方面問題,中西整合醫療科團隊所有人員竭心為您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