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就抓狂畏懼症惹禍

醫療資訊
  • 看牙醫就抓狂! 10歲女童有"心病"

更新日期:2010/05/04 11:58

        台中市一名10歲女童,只要去看牙醫就會不自覺狂哭、全身發抖,甚至呼吸困難休克,必須要全身麻醉才能完成治療,醫師檢查後發現,這名女童是罹患了所謂的「畏懼症」。

坐在媽媽身邊的女童原本情緒穩定,但一聽到媽媽說要去牙科的診間時,她卻突然嘴唇發白、身體緊繃僵硬,媽媽這時又伸手拉她,她整個人緊張到哭了出來,不要說看牙醫,連走到診間都不肯,只要聽到這個鑽牙器的聲音,她就會失控大哭、全身發抖,根本沒辦法完成治療。

        之後精神科鑑定女兒是罹患了畏懼症,從小不舒服的看牙經驗,慢慢對她的心理造成恐懼和壓力,為了治療女童嚴重蛀牙的牙齒,最後只好採取全身麻醉的方式,讓女童安靜的躺在診療以上完成治療,後續也必須長期心理輔導,才不會越來越嚴重。

  • 押上診療椅 看牙就抓狂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台中報導】 2010.05.05

不少人想到牙醫,馬上頭皮發麻;有名10歲女童怕看牙醫,踏進診所就狂哭、發抖,甚至會咬人,轉診精神科發現,她曾被強行壓在診療椅上,痛苦的經驗導致「單純畏懼症」,得透過麻醉藥物,才能整治爛牙。

魏姓女童就讀國小四年級,去年起聽到「牙醫」,馬上就掉淚,儘管牙痛得很,站在診療椅前,就是不肯接受醫師治療。

魏母說,幾番折騰,牙醫建議轉診精神科,醫師診斷為「單純畏懼症」。醫師表示,女童平時正常,但一提到牙醫,就露出恐懼神情,看到診療椅、聽到磨牙機的馬達聲,更歇斯底里、全身發抖、狂哭。

醫師發現,原來魏小妹去年看牙醫,因恐懼不肯張嘴,牙醫助理將她壓制在診療椅,還用張嘴器扳開牙關,任憑她哭鬧不休,醫師仍得繼續看診,但只要牙醫師一靠近,她就哭鬧不止,呼吸急促到快窒息,根本無法治療。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中心醫師胡芳瑋說,經過精神科診斷後,向健保局申請麻醉藥物,看牙前先麻醉魏小妹,才能根管治療,前後四次才完成。胡表示,孩子看牙會恐懼,過去會採用束縛帶、張嘴器強行看診,但她試用過,連她都會怕,更何況小朋友。

目前健保給付2歲以下幼童、腦性麻痺、中度精神障礙等患者,看牙時可鎮靜麻醉,醫師建議,應放寬到魏小妹這類恐懼症患者,每年給付1至2次麻醉次數,否則單次1-2萬元麻醉費用,對家屬負擔太重。

  • 女童看牙恐懼發抖 原來罹患畏懼症

2010/05/04 17:05 記者寇世菁中市報導

台中一名十歲女童,蛀牙嚴重,但看牙時,恐懼狂哭、全身發抖,激動到情緒失控,轉診精神科,才發現罹患單純畏懼症第二型。牙科醫師經過鎮靜麻醉,才順利治療。媽媽說,女兒蛀牙治療好了,但心理創傷還要持續輔導,呼籲家長,孩子看牙,一定要和醫療人員多溝通,才不會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牙醫胡芳瑋表示,就讀小四的魏小妹妹來診時,發現口腔內已有六顆蛀牙及一個牙齒殘根,其中兩顆牙已侵蝕到牙髓,差點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但小妹妹嚴重無法配合牙醫治療,坐上診療椅,聽到鑽牙機聲,就出現狂哭發抖,歇斯底里情形,醫師建議先轉診到精神科,經診斷為單純畏懼症第二型,符合鎮靜麻醉健保補助條件。經過鎮靜麻醉治療後,總算順利根管治療、蛀牙填補以及殘根拔除。

魏媽媽表示,女兒年幼時看牙醫,有過接近五花大綁,不愉快的看牙經驗,此後害怕看牙,儘管換過不少醫師,都無法減少恐懼,最後在醫師建議下改以鎮靜麻醉方式看牙。魏媽媽說,以前從沒想過牙醫治療會對兒童心理有影響,現在回想到過去女兒看牙時求助的眼神,讓她深覺自責。

牙醫師胡芳瑋提醒家長,小朋友長牙時便應培養定期牙齒檢查的習慣,讓孩子先熟悉看牙過程,習慣牙醫器械聲音,不要拖到蛀牙時才治療,造成小朋友第一次接觸牙醫就留下恐懼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