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慢性B肝患者,以REACH-B肝癌風險評分系統,用以評估亞太地區治療慢性B型肝炎患者指引之適用性

研究焦點
  • 研究的緣起:全球有超過40億的人口感染B型肝炎,當中有一定的比例會轉變為慢性B型肝炎的帶原者,而慢性B型肝炎感染是原發性肝癌與肝硬化的主要危險因子,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有機會降低原發性肝癌的發生率,已知REACH-B評分系統為新興的原發性肝癌風險評估性統, 我們企圖評估在依照現行亞太肝臟研究協會的慢性B型肝炎指引治療的情況下,REACH-B評分系統與慢性B型肝炎藥物投與的關聯性。
  • 研究的結果:依照2012亞太肝臟研究協會的慢性B型肝炎指引治療的非肝硬化病人的族群中, 在大於40歲HbeAg陽性的病人族群之外, REACH-B的評分系統(包括性別、年齡、肝轉胺酶指數、B型肝炎之 e抗原、及B型肝炎患者血清之病毒濃度等五項指標)分數的高低與是否達到用藥標準間有強烈的相關性。
  • 研究貢獻與臨床的應用:現階段的B型肝炎的藥物使用準則多半與病毒活性較有關係,而非一開始即著眼於原發性肝癌的預防,隨著醫療的進步,我們需要更準確可以預防原發性肝癌的評分系統,並且評估這些高風險病人,是否符合現行的用藥標準,來探討是否需要在現行的藥物治療之外再擴大藥物使用適應症的準則來降低原發性肝癌的風險。
林俊哲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內科部主任
本篇論文發表於2013年SCI期刊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期刊係數:3.769
所屬領域:pharmacology&pharmacy
最佳百分位: (49) / (261)=(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