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腸胃內科】B型肝炎治療新進展

文/肝膽腸胃內科 陳宣怡 主治醫師

B型肝炎治療最主要目的是長期抑制血中病毒,降低肝臟發炎導致的纖維化,甚至預防肝癌。近年醫療進步,陸續發展出新的藥物,目前最重要的兩種治療方式,第一種為注射型干擾素類藥物,如長效型干擾素,有抗病毒及免疫調節作用,每週注射一次,優點是注射時間較為固定(半年到一年),缺點是干擾素易發副作用,如發燒、類感冒症狀、頭痛、肌肉痛等,治療期間必須嚴密追蹤,且若已發生肝臟代償不全者不可使用。

第二種為口服核苷類抗病毒藥,直接抑制血中病毒。目前研究證實,B型肝炎帶原者可在持續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下,達到延緩肝病進展,及預防或降低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細胞癌的發生。

口服抗病毒藥物有數種可供選擇,優點是較少的副作用。但因抑制病毒需要長期服用(常需好幾年),若貿然停藥有復發的危險。此外,長期服用可能出現抗藥性病毒株,一旦出現抗藥性病毒,可能引發肝炎的急性發作,甚至肝臟代償不全,需要及時加藥或換藥。

不過,隨著新一代口服抗病毒藥問世,抗藥性病毒的問題已減少許多;針對不同的狀況,治療指引也有提供藥物選擇參考。

去年(2017),衛福部核准了新的口服核苷類抗病毒藥,來治療代償性肝病的慢性B型肝炎感染,比過去的藥物有更好的血漿穩定性,可以更有效地遞送至肝細胞,因此降低所需的劑量,可避免血中藥物濃度過高。也減少原有藥物的腎臟與骨質方面的副作用風險,對腎功能受損的病友來說,提高了藥物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然而,現有的抗病毒藥物,雖有效的抑制病毒的複製,但仍無法將患者體內的B肝病毒徹底根除,就無法達到「完全治癒」的最終目標,因此「治療目標點」與「停藥後復發」等問題,便是當前B型肝炎治療的兩大難題。

藥物使用雖然可以達到延緩肝病進行,預防或降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發生,但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的比例仍不高,肝癌的發生率雖可降低但仍無法消除其發生,且藥物需要長期的使用,才能維持療效。

30多年來,人類與B型肝炎的戰爭,在許多學者專家的努力不懈下,已有長足的進步。接下來,我們進一步期望能真正做到WHO訂下的消滅疾病的終極目標。在努力邁進的過程中,首要目標是先使患者達到所謂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表面抗體產生、血清HBV DNA降低至測不到,肝內病毒cccDNA轉錄活性減低/不活化,降低肝硬化發生,減少肝癌發生。

現行B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規範每次給付3年、最多給付2次的規定,也依照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治療指引,修訂 B抗病毒藥物之停藥標準並取消療程次數限制,B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患者治療至e 抗原轉陰性後再加上鞏固治療1年;HBeAg 陰性患者至少治療 2,於治療期間檢驗血清HBV DNA三次、每次間隔6個月皆檢驗不出HBV DNA時可停藥,每次療程至多36個月,不限治療次數。

2017年起,健保署將B肝病患健保用藥使用時程和次數放寬,針對B型肝炎e抗原陽性的患者,給付干擾素療程將從原本的半年延長到1年後。期望隨著健保給付的放寬,能使更多的患者受惠,更期望在多元的藥物發展下,我們離戰勝B型肝炎目標越來越近。

註:

肝臟代償不全,是指肝臟衰竭和肝硬化的患者,肝臟嚴重受損,有持續黃疸不退,抽血檢驗總膽紅素大於2 mg/dl、凝血酶原時間延長、併發腹水、肝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