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暨社區醫學部】戰勝糖尿病,「藥」「不藥」?

文/家庭暨社區醫學部 黃睦淳 住院醫師

談起糖尿病的治療,很容易聯想到的打胰島素、口服降血糖藥;然而看似最老生常談卻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其實是生活型態的調整。糖尿病者普遍因為運動不足、肥胖、吸菸等因素,使身心健康付出龐大的代價,因此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搭配藥物的使用,才是與糖尿病和平共存的良方。

醫療團隊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個完善的醫療團隊有各專業人員的合作,例如專科醫師、護理師、營養師、運動專家,綜觀病人整體的健康問題,將病人年齡、學業或職業、運動及飲食型態、本身的意願列入治療規劃的考慮因素,並適時轉介至次專科。以下介紹美國糖尿病學會所建議的健康生活型態:

體重控制

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若能減重5~7%以上,便能有效改善高血糖、甚至可降低抗糖尿病藥物的劑量。男性每日適當攝取熱量為1,500–1,800大卡、女性則為1,200–1,500 大卡,並應根據病人的體重個別限制攝取的食物種類,以達到理想體重目標。

體能活動

所有糖尿病病人都應盡量減少久坐時間,建議至少每90分鐘需起身活動。規律的運動可增加心血管適能、肌耐力強度、胰島素敏感度,並降低糖化血色素及發生合併症的機率。糖尿病的兒童應鼓勵每日進行60分鐘的體能活動,成人則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達到最大心律的50–70%),分布於一週當中至少三天,並盡量不超過連續二天未運動;另外每週至少進行兩次阻力訓練,包含至少五組不同肌群訓練。有罹患冠心病風險者,需從低強度運動開始再逐漸增加強度與時間。罹患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足底有傷口者應慎選運動種類,注意保護措施以避免運動傷害。胰島素劑量及進食量應依據運動的時間及強度適當調整,避免發生低血糖事件。

醫學營養治療

研究報告指出,由專業營養師所提供的醫學營養治療能降低糖化血色素,其目標包括理想體重的維持、控制三高惡化、延緩或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然而沒有一種飲食型態能適合所有糖尿病者的體質,因此醫療團隊應協助提供個人化飲食建議。

原則上建議攝取全穀類碳水化合物、蔬果、豆類、奶類,並加強高纖成分攝取、減少高糖飲食,以達到體重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以及脂肪肝之風險。宣稱低脂、去脂但富含精製穀類及高糖的飲食應避免食用。飲食規律且胰島素劑量固定者,可定時定量地攝取碳水化合物;對於無法規律用餐者,則應定期諮詢,確保病人能適當調整胰島素劑量。

對於糖尿病腎病變的病人,建議每日攝取蛋白質量0.8 gm/kg,若蛋白質攝取不足對血糖控制、心血管疾病及腎功能並無好處。適合糖尿病病人的脂肪攝取量目前沒有明確定論,然而研究已知脂肪攝取的種類遠比攝取總量更為重要。建議可選擇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地中海飲食,並避免攝取反式脂肪酸,將有助於血糖代謝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針對電解質及微量維生素,糖尿病者每日鈉的攝取量建議以不超過2,300毫克,若合併有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則應再降至每日1,500毫克以內。目前尚未有證據說明維生素、礦物質、草藥或香料能實質上改善糖尿病;而長期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則需考量其安全性,勿過量攝取造成身體負擔。

疫苗接種

所有糖尿病者皆應依照不同年齡建議,配合政府推行政策接受疫苗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施打於所有糖尿病病人,以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19至59歲尚未施打B型肝炎疫苗者,皆應予以接種,60歲以上者則可視情況考慮是否接種。

戒菸

戒菸對於心血管保健之好處,遠勝於其增加體重之缺點,因此對於所有具有菸癮的糖尿病病人,戒菸評估及治療應納入常規照護,而戒菸藥物合併衛教諮詢已證實比任一種單獨方法更有療效,因此鼓勵吸菸病人至各醫療院所接受戒菸治療。

結語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非藥物治療亦是糖尿病照護最重要也最有效的環節之一。醫療照護團隊與糖尿病病人討論生活型態的調整,並教育血糖監測、併發症的預防及處理;透過了解病人的習慣及需求,讓病人確實了解非藥物治療的長遠好處,方能改善醫囑遵從性,並更有效益地降低糖尿病嚴重程度及併發症。